当前位置:晴栀书院>都市言情>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免费> 一个体面的落幕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一个体面的落幕 (2 / 4)

头:“好,好,朕就知道,爱卿是朕的忠臣。”

说罢,他拔出腰间那从祖上继承的宝刀。

据说这把宝刀是曾祖父明太宗的心头爱刀。不过刘盈没信。

以现在的锻刀技术,战场上惯用的刀早就缺口了。这把刀装饰如此华美,刀刃仍旧锋利,一看就是没砍过硬东西。

圣光飙起老高,溅了刘盈半身。

他低头看着刀锋上的缺口,撇嘴。

他就说嘛,什么朱棣用过的宝刀,肯定是骗人的。这才砍掉一个脖子,就缺了这么大个口。

“只一个脑袋,祭旗太寒酸了。”刘盈一脚把王振无头的方块人尸体踢开,从御座走下。

百官噤若寒蝉。

“把人给朕带上来。”刘盈对殿外喊道。

方块人锦衣卫拖着几个堵着嘴的太监进了大殿。

刘盈一脚踩在其中一个方块人太监背上,用滴着圣光的刀尖挑出了太监嘴里的布:“郭敬,听说有个改了瓦剌名,叫把伯的亲戚,是也先的亲信?用大明的军备换也先的马,这生意是不是很好做?”

“奴婢冤枉,冤……啊!”镇守大同太监郭敬话未说完,身首异处。

刘盈又提着刀,把其余几个与王振亲厚的太监、官吏拖出来,一一宣布他们的罪状。

“大明这才几代?曾爷爷离世才多少年?边屯都快烂完了。”刘盈一刀一个脑袋,圣光遍地,百官皆跪拜不起,连硬茬子于谦在内,竟然无一人头上死谏进度条亮起。

“曾爷爷说俺大明不和亲不纳贡,但也先所谓的朝贡,就是他给我们少少的东西,大明给丰厚的回礼。户部尚书王佐,你来说说,也先每次朝贡,给了大明多少钱,大明又回给他多少钱?”刘盈冷笑,“大国的脸面,就是用钱买?这究竟是谁向谁纳贡?!”

刘盈经历了这么多次副本失败,早把这次御驾亲征的前因后果摸清楚了。

明英宗他爹明宣宗执政仅九年,宣德十年便驾崩。这九年时间,他与民休息倒是功劳一件,但武备松弛,无论南北的战线都全力收缩。

大明所谓的朝贡贸易,等于别人给多少破布头,大明还多少金银。与其说别人朝贡,不如说是大明用钱换边疆安宁。

刘盈不知道明宣宗如此做法是不是一时之计,等大明缓过气来,就给边塞来个大的扬眉吐气。

毕竟明宣宗执政九年就死了,他问不了死人。

这政策便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时期。大明按照朝贡团人头数给“赏赐”,也先年年虚报朝贡人数,越报越多,给大明的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。

刚及冠的明英宗哪受得了这个气?他和亲信王振砍了也先的赏赐,按照也先使臣团的实际人数给钱。

也先便以此为借口,大举南下。

刘盈骂明英宗骂了很多次,但唯独这一点,他还是支持明英宗的。

明英宗此时的硬气是对的,只是没有支持他硬气的能力。

“你们问朕为何御驾亲征?朕还要问你们呢!”刘盈把闪烁着圣光的宝刀还鞘,一脚踢翻兵部尚书邝埜,“兵部尚书邝埜,你来说说,边疆兵士上书了多少次‘请还旧屯’,你们怎么都给否了?也先入关如无人之地,这怪谁?”

刘盈说起给他上书的边疆军士。

不止正德朝,从明宣宗起,边塞将士就请求恢复大同等边塞旧屯地。

明太宗朱棣继位后,因自己是藩王上位,所以一上位就削藩,改变了朱元璋“塞王戍边”的政策。

这大老粗心里想,塞王的政策不行,俺也暂时想不出新的政策,俺就去草原上把什么瓦剌都赶走,没有边患不就不需要塞王戍边了嘛。

至于草原人和老鼠似的,打了一次,几年十几年又卷土重来。这边塞几年十几年的安宁时光,儿孙应该能想出新办法。朱棣相信后人的智慧。

但朱棣万万没想到,他的胖大儿朱高炽太胖了,三高严重,刚登上皇位就死了。

好太孙朱瞻基的身体也不好,上位先干叔叔,又要休养生息,边塞的事只能按下不提。然后还没等到他提,也死了。

史书记载:“然仁宗不务远略……不欲疲中土以奉远人。宣德继之。”

他们的心是好的,但明宣宗的执行是坏的。明仁宗只是把来朝贡的人赶走,明宣宗直接废掉了边塞巡逻,罢边主和。朝中良将断代,边塞军屯几乎成为卫所长官的奴隶。

“你们当朕不知道?”刘盈背着手,在殿中来回踱步,“真不好意思,不仅朕知道,朕的父皇也知道。哪怕朕年幼,也常听父皇叹息,现在大明没钱,只是权宜之计。只要等大明国库充盈,边塞立刻要重视。不要指望元鞑子的良心。”

“只是啊,父皇早早驾崩了,朕只是一介黄口小儿,什么都做不了。”刘盈满目泪水,哽咽地看向文武百官,“但现在被曾爷爷赶走的北元都要打到北京了,你们让朕等着?朕去哪等?去明长陵那里跪着等,你们看行不行啊?”

瓦剌和北元其实不是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